经济中的涌现性:一个笔记(一)
刘业进
演化经济学关注系统发生更甚于个体发生。生物学中,个体发生基于还原论背景,而系统发生则基于反还原论背景。生物学中的个体发生学讲的是一组给定不变的基因所设定的特定有机体的发展。环境的影响是次要的,成长主要由基因指令驱动。系统发生学则指一个种群完整而系统的演化过程,包括其组成结构和基因库的变迁。除了个体表现型的发展,它还涵盖了种群基因的可能变化。经济学没有还原到基因层面,而只是还原到个体层面,个体被认为是给定的。在这一点上,门格尔的货币演化理论和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都假定个体是给定。而老制度经济学派入凡勃伦则强调了目标、偏好、习俗和信念的变化。后期的哈耶克拓宽了演化的图景,考虑到了文化演化和个体习惯的变化。
演化经济学种类繁多,区分的标签有三个:是否承认不确定性;是否秉持还原论(reductionism);是否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承认不确定性意味着肯定“新奇”、创新和多样性的产生机制。这是演化的基本前提。博尔丁认为“演化过程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原理在于其深刻的不确定性”。剥皮而强调了不确定性、新奇和涌现性,对于未知的探求因而是不可事先规划的,知识是不可事先预测的。
演化经济学主张抛弃向强还原论,但不是完全否定还原论。还原论主张整体只能完全在其元素的层面上得到解释。一个复杂现象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在一个水平上得到解释。经济学领域的还原论以方法论个人主义出现。哈耶克早期秉持方法论个人主义,1967年前后开始变化。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教条即主张一切社会现象原则上只能在个人层面上得到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必须被还原到作为元素的个体及其相互关系中得到解释。的确只有个体才有利益,才思考。但是不能得出结论只有个体才“知道”,企业作为一个超越个体的存在物,它“知道”生产,汽车的知识不存在于任何单个人的头脑,甚至生产一支铅笔的知识也不存在于任何单一个体的头脑中。知识的确存在于个人头脑中,但不仅仅如此。反还原论的复杂性系统观认为,复杂系统在不同的水平上呈现涌现特征(emergent property)。每一个水平都不能被完全归约或在另一个(下一个)水平上得到完整解释。反还原论强调对于更高水平的涌现性特征的分析。
三是生物学的隐喻。主流经济学广发使用机械论隐喻。例如核心概念“均衡”;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推动”,“拉动”。马歇尔、纳尔逊和温特、霍奇逊等许多人认为经济在性质上更接近于生物系统而不非机械系统。其中根本的不同在于组分与环境的作用;涌现性的近似性质。
根据以上三个标签,霍奇逊把众多有演化思想的经济学排队,承认
新奇/还原论/生物学:兰罗伊斯等人
新奇/还原论/非生物学:早期哈耶克、奈特、沙克尔、罗斯比、熊彼特
新奇/反还原论/生物学:博尔丁、晚期哈耶克、霍布森、梅特卡夫、纳尔逊和温特、凡勃伦
新奇/反还原论/非生物学:康芒斯、多西、凯恩斯
无新奇/还原论/生物学:马歇尔
无新奇/还原论/非生物学:亚当.斯密、瓦尔拉斯、门格尔
无新奇/反还原论/生物学:无
无新奇/反还原论/非生物学:埃尔斯、马克思、米契尔
其中,“新奇/反还原论/非生物学:康芒斯、多西、凯恩斯”和“新奇/反还原论/生物学:博尔丁、晚期哈耶克、霍布森、梅特卡夫、纳尔逊和温特、凡勃伦”一路被霍奇逊所看好,认为代表了演化经济学的前途。这就是霍奇逊所谓NEAR演化经济学。也就是新奇/反还原论的演化经济学。
评论